客服热线 1800866502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客车动态 >

公交车市场趋于饱和 新能源客车下一轮机会在哪里?

来源:商车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17-10-20 浏览次数:

公交车市场一直是新能源客车的主力市场。近期,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线城市公交车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未来几年内的增速十分有限。

今年以来,受市场乏力、补贴调整、3万公里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1-8月新能源客车产销量出现了同比下滑。

同时,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认为,全年新能源客车销量同比下滑将成为大概率事件,预计全年销量会在10万辆左右。

在此背景之下,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一线城市公交车市场逐步趋于饱和,企业推广新能源客车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为此,新能源客车企业急需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而二三四线城市、城际道路运输(公路客车市场)、海外市场等领域将是新能源客车市场的新机会。

一线城市公交车市场趋于饱和

一直以来,公交车市场是新能源客车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其中,2016年新能源客车的超9成销量来自公交车市场。

包括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高小兵、中国公共交通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重庆交通大学公共交通学者王健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布局公交电动化较早,其公交车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增速有限。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深圳将于2017年底实现公交全面电动化的进程;而广州也将于2020年实现公交全面电动化,目前占比已达到60%左右。

另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3万公里行驶里程要求并不是造成新能源客车市场持续低迷的关键原因,重要的还是政府决策导向的引导,因为新能源客车行业需求大多数来自于政府行为。

“目前,新能源客车市场仍以公交车市场为主。今年1-8月,公交车市场占新能源客车销量比例仍高达89.8%。”高小兵补充说道,随着一线城市公交车市场逐步趋于饱和,企业推广新能源客车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为此,新能源客车企业急需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

根据GGII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客车市场整体产销量为29.88万辆、29.91万辆,同比下降12.29%、10.85%。在整体市场下滑的背景下,新能源客车2017年1-8月产量仅26036辆,同比暴跌47.74%。

在上述背景之下,GGII认为,全年新能源客车销量同比下滑将成为大概率事件,预计全年销量会在10万辆左右。而未来几年内,新能源客车市场会保持增长,但增幅有限。

未来市场机会在哪?

综合来看,记者与多位业内资深人士沟通了解到,未来新能源客车市场机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领域:

一是,二三线城市及城市乡镇等市场。一直以来,新能源客车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大型城市,但是随着三四线城市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的落实,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新能源客车市场的重要机会。

对此,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三四线城市及城乡结合点汽车保有量较低,同时乡镇道路设施和电网等设施均大为改善,更适合新能源客车的推广与运用。

二是,公路客车市场。众所周知,公路客车和公交客车是客车市场的两大主力“干将”。但是,此前受充电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新能源客车在公路客运方面所占的比重并不多,替换空间巨大。

高小兵表示,今年以来,新能源客车企业在公路客车领域有所突破,例如,今年上半年上海申龙客车1025辆订单全部来自于公路客车。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现阶段,不少省市已经发布了公路客运车电动化的规划,例如福建省计划在2020年前全省适宜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公路客运车实现电动化率达到50%。

三是,海外市场。业内人士认为,一带一路的倡议,将为中国客车企业带来不同以往的机会。

根据宇通、中通、安凯等客车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相对于低迷的国内市场,我国大中型客车海外市场表现十分出色,宇通、中国、安凯等海外市场的客车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总体来看,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公路客车、三四线城市公交市场、海外市场、道路扩运(企业购车)、城际间中长途客运等领域都是新能源客车市场的新机会。

不过,业内人士还认为,新能源客车企业还应苦修内功,不断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新能源客车市场尽快走向商业化。

事实上,包括王健、宇通客车新能源环境适应性属性首席工程师孙艳艳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还表示,氢燃料电池客车更适合城际间的交通运输,未来几年内,氢燃料电池客车将迎来快速发展。为此,各大客车企业还应该关注该市场。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www.capitolpatent.com/news/11699.html

专汽网[www.capitolpatent.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