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协同推进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认为,只有从种植、采摘、分级、预冷、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均植入标准化作业流程,才能最大程度上解决目前农产品面临的品牌、渠道、价值、浪费等问题。
9月7日,在2017第五届中国农产品冷链峰会暨首届冷链物流技术创新论坛上,约500名与会代表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本次会议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重汽承办。
近年来,中国重汽不断加强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间的深入合作,致力于将优质高效的曼技术产品提供给物流行业。在损耗极高的农产品冷链领域,此次峰会中国重汽带来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由于缺乏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断链现象严重,崔忠付表示,目前农产品绝大部分由产地以原始产品卖出,损耗高达30%,数据显示,我国易腐货物的冷藏运输率仅为15~20%,而发达国家为80-90%,这里头也包含了农产品。
所以在运输环节如何保证产品处于持续低温状态,建立起一套农产品物流信息和冷链监控管理系统内,进而实现各环节的有机联动和协同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重卡行业的排头兵企业,中国重汽针对冷链行业现状,多角度发力,打造高效可靠的冷链运输装备,全方位赢领冷链运输新价值。在会上,中国重汽销售部副总经理段恒永详细介绍了曼技术产品的优势。以T系列为代表的曼技术产品与德国曼保持同步的整车技术、同步的全球供应商体系,关键零部件总成均为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发动机B10寿命达到150万公里,换油里程达10万公里,经济、可靠、高效,多辆达到百万公里无大修的T7H冷藏车就是最好的例证。
服务方面,中国重汽推出了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助用户节约大量运营成本。此外,针对冷链物流的特性,中国重汽提出“不停车”服务理念,真正做到让冷链物流不掉链。中国重汽副总裁刘培民表示,对冷链物流、绿通车辆、牲畜活禽的牵引车载运输途中出现故障,预判6小时(沿海4小时)不能修复的,中国重汽将协调第三方提供车辆,将货物运送至目的地,并将挂车送回车辆故障地点。针对挂车可能出现的问题,中国重汽会联合相关方拿出可行方案,保障用户的运输时效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生鲜农产品物流至关重要。在“智能化”方面,中国重汽同样走在行业的前列。中国重汽率先在国内应用物联网技术,自主研发用于车辆管理的“智能通”系统,实现了运输过程的全面管控,目前应用该系统的客户已超过10万人次。
在会上,刘培民还表示,中国重汽应行业协会要求,拟组织一个全国性的众筹共享冷链车辆资源池,针对冷链物流客户车辆的冷藏箱出现难以修复的故障时,开展及时的救援服务,防止巨额货损的发生。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专汽网[www.capitolpatent.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