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汽网来自《湖北日报》】“在极度干旱的沙漠,这台车一天能‘生产’332.4公斤水,按每人每天饮用、洗漱20公斤水计算,可够16人用”,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陆学保指着一大型箱式货车说。
打开这台名为饮用水应急取制车的后车厢,里面安装着类似风机的复杂设备,核心技术是将空气中微量水分压缩收集。该车由江南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研发,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迄今该市已造出十多种填补国内空白的专用汽车。
上世纪60年代起,随州依托二汽建起三大国有专用汽车厂,后来民营专汽企业发展到180多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说,随州专汽产业链完善,产业集中度居全国之首。
针对近些年专汽同质化严重,科技含量、附加值不高甚至恶性竞争等问题,随州市委书记刘晓鸣提出,把民营草根企业的活力和大型国企的实力充分整合、释放,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专汽产业转型升级。
近几年,三江航天、中国重汽、恒天、中航工业、玉柴等名企纷纷与随州草根专汽企业牵手。恒天战略重组新楚风汽车公司后研发的危化品应急抢险车,可全自动收集清理腐蚀性液体,每台卖到900多万元。上海汽车装备大鳄航空中楹汽车装备(上海)公司并购奥龙公司后,奥龙产品品种从原来300多个骤减到油罐车、新能源客车等六大高附加值车品,去年下半年销售收入就超过上年全年。奥龙公司董事长陈广斌介绍,双方联手不仅是技术、人才、销售渠道的整合改进,更是理念的提升。
同时,随州90多家专汽企业与全国100多所科研院所联姻,深入产学研合作,建专家院士工作站,成功申请国家专利200多项。
随州市市长郄英才表示,只有牢牢抓住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加大科技创新,高端化、差异化发展,随州专汽产业才能在竞争中凸显优势。
踏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台台闪耀着科技智慧的创新专用汽车在随州诞生:信息化养蜂车、太阳能野外作业车、铁路多功能抑尘车等等。去年工信部发布的高新技术车榜单中,随州14家企业的82种车榜上有名。
历经50多年发展,随州30公里专汽产业走廊里,可生产5000多种专用车,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64%,稳居第一。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专汽网[www.capitolpatent.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