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校车安全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近日,广东江门对该市校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c同时全市每辆校车都安装了GPS,其运行情况都可以在校车监督平台进行全天候监测。同时,大部分校车都能按照有关规定安全行驶,但部分校车仍需要加强整改,全市共发现22处校车隐患。目前,交警部门已对存在问题的校车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
超八成校车已接受专项检查
“请出示您的驾驶证和行驶证。”9月18日下午,江门市江海区交警大队在江海区连海路设置检查卡点,一中队指导员麦伟文在现场熟练地对途经校车进行突击检查。他告诉记者,检查“两证”是为了查看校车是否年检及购买强制险,同时确认驾驶员是否按照规定取得校车驾驶员资格证。
今年9月,随着全市各个学校迎来开学,江门市交警部门联合教育、交通运输、安监等职能部门,深入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及校车企业,对该市校车交通安全进行了一次全面大检查。此外,各区交警部门也在重点路段设置检查卡点,开展校车交通违法整治行动。
根据江门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江门全市共有专用校车530辆。上述检查覆盖了全市101所中小学校、188所幼儿园以及10个校车企业,其中包括专用校车456辆,占全市校车比例近九成。
江门市交警部门有关负责人透露,在上述检查中,交警部门发现了部分校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部分隐患,包括未随车携带证件资料、未按校车路线行驶、路线行驶时间有偏差等。“根据这三类问题,我们分别发现了1宗案例,此外还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无法使用的校车案例2宗、逾期未年检的校车案例7宗、灭火器未配备或失效的校车案例10宗。”该负责人表示,在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交警部门都已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
监督平台可24小时查看校车运行情况
校车安全是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话题。近年来,江门不少学校都对校车运行机制进行了规范。但实际上,校车安全往往还需要多方努力,形成合力,除了学校的日常管理,来自教育部门和交警部门的外部监管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港英文学校位于江门市江海区,拥有32辆校车,是全市校车拥有量最大的学校之一。该校校监袁锦明告诉记者,在校车安全问题上,司机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该校只会聘请拥有校车驾驶资格证的司机。“同时,为了避免在校车上遗漏学生从而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跟车人员和司机都必须对校车进行检查,经两次确认车上没有遗漏学生后,才能将校车停放好。”
江门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则介绍,在每年春季、秋季开学初,该市各职能部门都对校车进行专项整治,另外教育部每学期初还会组织校车管理员和校车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本学期的安全培训预计在十月前完成。“自2014年起,江门已在全市建立起校车监督平台,每辆校车都必须安装GPS和3G视频监控,在监督平台的后台可以24小时随时查看全市每辆校车的运行情况。目前,全市已有524辆校车安装校车视频监控,覆盖率达98.6%。”
而对于交警部门来说,校车安全监管的任务同样也不轻松。记者了解到,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交警部门会对校车的运行方案进行审核,对校车运行的时间、路线以及停靠点进行严格审核,保证运行安全合理。
“校车必须有校车行驶标志,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有效线路,以及有效的停靠点,才能接载学生在江海区范围内行驶。”麦伟文指着一辆校车车厢的校车标牌告诉记者,他需要确认全车没有超员,每一位乘坐的学生都戴好安全带,车上的安全锤、灭火筒都符合要求摆放,并有专门的随车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后,才能准许校车放行。
提供校车服务以幼儿园和民办学校为主
根据江门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江门现有530辆校车,除了3所市直学校以及民办学校以外,超过67%的校车主要分布在鹤山市(117辆)、台山市(111辆)和蓬江区(105辆)。其余的各区(市)校车数量则较少,其中江海区有66辆;新会区和开平市分别有39辆和30辆;恩平市校车数量最少,只有27辆。
记者注意到,上述校车主要分布于幼儿园和民办学校。对此,江门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分析,目前江门的公立学校主要采取“就近入学”的方式,对校车服务的需求有限。所以,提供校车服务的学校大多为幼儿园和民办学校。“未来几年,江门提供校车服务的公办学校数量或略有增加,但主体仍然是幼儿园或民办学校。”
新会尚雅双语实验学校的一名家长告诉记者,该校主要通过租用第三方校车服务公司的公交车来接送学生,基本上每天都能够准时到达乘车点,也有专门的跟车人员,有家长接送才能让学生下车。“对家长来说,校车服务的确很方便,安全措施也做得很扎实。” 此外,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已逐步探索校车服务公交化,这意味着校车运营管理将逐步实现专业化和集约化,同时也将节约更多人力资源。不过,从江门的数据来看,该市提供校车服务的主体仍以学校为主,校车服务公司为辅。据统计,目前该市只有6家提供校车服务的第三方公司,其中台山有2家,鹤山有4家。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专汽网[www.capitolpatent.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