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龙岗宝龙工业城这个老牌的工业园中,有一家名字也带“龙”的制造公司。在周边林立的各种“气势恢宏”的企业建筑衬映下,它如今的厂区规模也许在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是,如同西方谚语中“越平凡却越非凡”所言,这家曾经名不经传的企业如今却成就了中国新能源客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三段故事。
五洲龙三大新能源生产基地
故事之一:2002年10月中国第一辆混合动力客车样车“中国一号”在五洲龙研发成功,并于2003年1月在第十届省人大会议期间将样车开进广东省政府大院,接受广东省政府领导和第十届省人大代表的检阅。新能源汽车自那时起真正引起了高层领导的注意,让政府看到了民营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曙光。
故事之二:2005年11月经深圳市政府特许,全国第一条混合动力客车商业示范线路启动,揭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示范运行的序幕。
故事之三:2008年4月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到五洲龙公司视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提出要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城市,每个城市示范一千辆各类新能源汽车。随后5月16日科技部颁布了国家“863”计划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课题,正式推出“十城千辆”计划。从此中国“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试运行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三段故事初听似乎只和五洲龙这家公司有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传统客车领域或许五洲龙并非“闻名遐迩”,但在新能源客车板块,却是创下了多个中国行业第一,将一个事关能源与环保的人类千秋大业,仅以一个公司之力踏入一段勇气探索之旅。五洲龙身上每一段经历的发展,都是新能源客车产业成长的重要见证。
据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真正大规模兴起始于2008年,而早在2000年初期五洲龙首次进入新能源领域时,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新能源客车在国内还只是流传在街头巷尾中一个概念科技的故事而已。在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的时候,五洲龙审时度势,以创新的远光确定了企业发展之路。在当时“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政策空白,企业资金枯竭”三座大山面前,迎难而上,自筹资金,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第一段故事。首辆新能源客车的成功下线,为五洲龙人注入了全新的信心与动力,即便在当时还有很多专家和学者质疑新能源汽车电池与充电问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据悉,紧随开篇的三段故事之后,五洲龙迎来一次“大练兵”机会。凭借20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20多项国家级各类研发项目,6次参与行业标准及国家政策补贴标准的绝对优势,顺利取得并完成了2011年26界大学生运动会1500余辆各类新能源客车光荣项目,将深圳的碧水蓝天带向了全世界。据公开资料显示,五洲龙一次性投放上千台新能源客车在创下当时世界上首个第一。而与许多备受诟病的“虎头蛇尾”活动效应现象不同,四年时光悄然消逝,五洲龙新能源客车却仍然活跃在深圳的每个角落,随着政府逐年的强力推进,还有不断扩大之势。
“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口号时髦于三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现如今用在改革前沿的深圳丝毫不显“土气”。据记者深入调研,五洲龙作为深圳本地最早的新能源客车整车厂家,多年来不遗余力的以推动产业为己任。任何一个稍上规模的项目中,五洲龙以其开放、共赢的姿态积极协调深圳本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厂家参与其中。五洲龙新能源客车整车90%以上都结合了深圳市众多本地零部件生产厂的产品。五洲龙以整车为平台,支持各零部件厂家在技术、营销、售后等方面共同参与、协同发展,旨在全力打造本地化产业基础及其产业链关系。记者曾走访国内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五洲龙的“开放互助”与某些厂家“严防死守”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观察到,自我国最早一批新能源混合动力、纯电动客车投放已时至已五年,许多车辆面临售后等实际问题,如“势如破竹”的投放速度相比,五洲龙电动车中心主任、新能源客车行业资深专家邓先泉表示,售后服务远比一味追求投放指标更为接地气,不能切实满足公交公司的运营服务,最多的投放成绩也是没有意义。在五洲龙众多售后服务体系方案中,广为人知的“五洲龙全球云监控系统”被誉为该集团的“镇店之宝”。该系统通过卫星定位监控每一辆车辆的实时运行状态,针对任何车辆大小故障实现自动预警、报警并立即停车等功能。所有监控数据还可以与用户、政府及社会公众共享。在互联网+的潮流趋势下,五洲龙还开发了同平台的手机APP终端服务系统,将固定的监控中心转移到手机上,实现更为便捷的售后服务。
五洲龙以产品累计行程14亿公里的切实经验告诉记者,“科技带来进步,服务保障安全”,只有将售后服务提高到研发的高度,才能真正保障产品的稳定与安全。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从事新能源客车研发与制造的整车企业已超过38家。而在十五年前,也仅仅只有五洲龙一家在新能源客车领域不断探索。面对现在的行业格局,五洲龙不仅没有感到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还欣喜的看到“一带一路”下的产业蜕变。商业大师马云曾说,领先的企业不仅只是体现自身的实力,更是体现对产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越来越多的人为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不断“站台”,或许这也正是五洲龙当年创业的初衷吧。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专汽网[www.capitolpatent.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