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1800866502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客车动态 >

技术控中国重汽又放大招,无人驾驶重卡和客车一起上路!

来源:转载 作者:未知 时间:2019-02-13 浏览次数:

近日,“济南市5G通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启动活动”在山东省内第一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举行。活动现场展出了“全球首台L4级无人驾驶电动卡车HOWO—T5G”、“特定区域低速自动驾驶公交车”两款智能网联产品。这是中国重汽依托60余年造车的深厚底蕴和先进设计理念,融入人工智能、车联网、云计算、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创新技术,配备了世界先进的驾驶系统和成熟可靠的纯电中央驱动控制系统的最新成果。

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市委常委、秘书长蒋晓光,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宏志,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东及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乘坐中国重汽测试车辆调研测试道路,并对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作重要指示。

道路测试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商用和产业化的必备环节,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和应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测试车辆积累测试数据、不断提升自动驾驶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智能网联汽车从工厂走向商用,最终上路运行的必经阶段。为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济南市成立了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公安局等单位组成的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联席会议,着眼打造国内一流测试环境,选定了位于高新区的总长4.8公里的测试路段,建立了由11名专家组成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专家库。为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对5G网络的需求,专门在测试区域建设了5G实验基站,实现了测试道路5G信号全覆盖,使测试申请、车辆检测、资料传输、数据传输高度融合,为智能网联汽车在济南的测试、商用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18年10月12日,中国重汽成为国内首批、山东省首家获得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企业。这标志着中国重汽在智能网联汽车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道路上取得重大进展。

活动现场展出了曾在天津港试运行的无人驾驶电动卡车。该车除装备了非常抢眼的电池模块外,车身周围还布置了四种不同类型传感器,北斗定位系统和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同时辅以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可保证在夜间、大雾、雨雪等天气和现场人员、车辆、设备交叉作业的复杂情况下,保持良好作业状态,以满足24小时全天候生产运行。整车满载行驶可达120公里,并且充电时间小于1小时。
自动驾驶公交车是自动驾驶技术在客车领域的首次应用。整车符合L4级标准,集自动驾驶系统、车联网系统、平台监控系统、安全控制系统、自动开关门系统和到站自动停车系统于一体,配有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组合导航定位、智能计算单元等电子设备。360度环绕覆盖,在夜间、大雾、雨雪等各种复杂情况下,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全天候安全运行。可以广泛应用于机场摆渡车、工业园区、大型社区、BRT道路(规划)等多种场景。

该车通过车联网通信系统,实现了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车与云之间的无线信息交互,实现车、路、人、云的协同。同时,系统内置安全芯片,设有防火墙,采用身份认证、非对称加密技术,能够很好的防止系统漏洞和黑客攻击,保障车辆安全。

一直以来,中国重汽引领中国商用汽车智能化的潮流。自2016年9月19日起就发布了首款I代智能卡车,并于2017年12月17日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批量销售。2017年10月21日,中国重汽与李德毅院士工作团队联合成立“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中心暨院士工作站”。围绕智能公路卡车、智能工程卡车、智能公路客车、智能城市公交等产业化应用方面,开展联合技术研究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2018年2月27日,中国重汽聘任世界经济论坛未来计算理事会共同主席、人工智能委员会前主席和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贾斯汀?卡塞尔女士为中国重汽人工智能战略咨询顾问,并在重汽科技大厦做了一场题为“人工智能与全球未来经济”的主题演讲。

据悉,下一步济南市将紧紧抓住机遇,推动济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将以中国重汽集团和高新区一流测算环境为依托打造智能汽车城。未来,中国重汽将继续为商用车智能网联技术搭建创新平台,培养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技术人才,实现相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助力济南科创中心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和新兴产业发展。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www.capitolpatent.com/news/42009.html

专汽网[www.capitolpatent.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