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汉马科技以“价值赢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的华菱&星马价值焕新品鉴之旅广州站隆重举行,作为汉马科技旗下的高端动力品牌,汉马动力与华菱汽车、星马汽车三雄同台亮相。汉马动力品牌自诞生以来坚定自主研发的信心,践行着汉马科技以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理念。面对所处的新商用汽车时代,得动力者得天下,只有真正掌握核心动力技术,才能在行业竞争的激流中把稳航向,勇往向前。融合欧洲先进设计理念,整合全球优质供应链资源的汉马动力,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自主智造,自主生产,自主应用的中国高端动力之路,将会成为汉马科技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剑指高端汉马动力与世界同行
汉马动力的自主之路始于2007年,项目筹划之初就明确要造自主高端重型发动机,掌握核心技术、掌握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的目标,起步即高端,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汉马动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汉马动力通过与全球知名发动机设计公司合作,引进技术、掌握工艺、培养团队,第一台样机终于在2010年奥地利格拉茨市成功点火,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2012年汉马发动机正式发布,凭借着动力强劲、经济节油、可靠性高等突出优势迅速打开市场,站稳了脚跟。到2016年实现年产销突破1万台,正式跻身主流重型发动机品牌行列。汉马动力的横空出世,不仅让汉马科技摆脱了核心动力产品的对外依赖,更坚定了技术引领发展模式的信心,为汉马科技巩固行业引领者地位增添了重要的砝码。
进入国六时代,汉马动力在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预研一代的思想指导下,已提前准备充分。汉马动力国六产品对标高端德系,整合全球优质供应商资源,关键零部件都来自博世、伍德沃德、皆可博、辉门等国际品牌。产品具备低速大扭矩、加速性好、故障率低、可靠性好等诸多优势。目前,汉马动力国六产品谱系包括 7升、9升、11升和13升四大系列,功率覆盖270-700马力,可充分满足物流运输、工程及特种车辆的匹配需求。
在此次品鉴会现场,汉马动力带来了HM07和HM09两款国六柴油发动机产品。其中7升排量发动机采用了EGR技术路线,9升排量发动机采用了SCR技术路线,这也印证了汉马动力在国六技术储备上的实力。并且因为采用了全新设计,汉马动力国六产品结构紧凑,同时新技术的运用也带来了产品的轻量化。此外,汉马动力国六发动机使用了全套博世后处理系统,通过精细化标定,在动力性、经济性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不只是发动机,汉马动力还具备自主研发制造变速箱、车桥等核心部件的能力。并且由汉马发动机、汉马变速箱和汉马车桥组成的自主动力链,可以实现完美匹配无缝对接,让整个动力系统运行更加高效。更重要的是,自主动力链为汉马科技一体化产品设计铺平了道路,为“星马汽车·行业定制一体化解决方案”和“F1·方程式服务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引领可靠品质彰显硬核实力
汉马动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中最亮眼的明星,依靠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强劲的性能,更离不开品质的可靠。这背后与汉马动力投巨资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动机自动化生产基地关系密不可分。
汉马动力智能工厂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发动机生产线之一,满足了发动机制造对于生产环境、加工设备的严格要求。生产线配备在线SPC控制台及全套进口量检具,关键工序配备全自动在线测量机,对关键工序尺寸进行100%测量及统计分析。为了确保品质和一致性,发动机毛坯件会在上线加工前打印出专属二维码,经过识别把信息传递给刀具、夹具和机械手等关联设备,并自动切换至相对应的加工程序,实现了柔性化生产。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记录,可追溯、查询到所有零部件信息,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因为汉马动力智能工厂的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才能完美确保多达数十个系列品种的共线生产。
汉马动力打造的智能工厂,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建设完善了四大智能核心功能模块,形成智能制造体系。实现了对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各种数据采集和分析,最终使得整个生产系统实现柔性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汉马动力高端智造不仅是汉马科技彰显自身硬核实力的一扇窗口,更是中国商用车比肩世界级制造水准的一张名片。
如今,在汉马科技与吉利商用车的深度融合下,汉马动力也得到了全方位赋能。依托资源共享提升了质量体系成熟度,同时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强化了汉马动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放眼未来,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传统动力朝低碳节能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汉马动力将坚持技术创新,打造出高性能、低油耗、低排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发动机产品,为后国六时代发展赢得先机,为达成国家双碳战略担负起一个自主动力品牌应承担起的时代重任。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专汽网[www.capitolpatent.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