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008665020
当前位置: 主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搅拌车动态>

持续布局,汉马科技决胜新能源赛道

来源:汉马科技 作者:紫雨 时间:2022-05-25 浏览次数:

  受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汽车新四化浪潮的推动,商用车行业迎来百年未有变局,新能源重卡成为行业发展新机遇。汉马科技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和行业发展形势,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从新能源重卡市场的起步萌芽期,到快速发展期,再到现阶段的市场爆发期,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产品谱系,始终引领行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能源重卡的决胜之路。

  前瞻布局

  一马当先完成跨越式发展

  作为在重卡行业有着52年发展历程的自主品牌,汉马科技对于技术创新的研发脚步始终没有停下。早在2013年,汉马科技就以超前的发展眼光开始布局新能源业务,组建研发团队,进行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全球综合调研。

  秉承在传统重卡领域深厚技术底蕴的深度嫁接,汉马科技很快完成了新能源重卡的技术储备。2017年,汉马科技获得纯电动重卡生产资质,同年完成电动重卡高强度军工测试实验;2018年华菱纯电动重卡产品上市;2019年推出国内首款换电重卡,实现多项“零”技术突破。

  方向确立、研发投入的同时,汉马科技强化新能源重卡产品的营销服务,提前进行市场布局。一方面聚焦钢厂、港口、矿山新能源产品重点市场,调整营销业务组织架构,实现营销支持与营销作业紧密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主动变革售后服务模式,同时增加新能源产品服务技术人员,实现服务业务全面提升。

  得益于在产品布局、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充分准备,华菱新能源重卡一经上市,就广受市场和客户的认可,先后在上海、北京、河北、陕西等地批量交付运营,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说,在其他商用车企业甚至还没重视新能源重卡这片蓝海时,汉马科技已完成了技术积累、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的三级跨越式发展。

  应用场景广泛

  换电模式解决行业痛点

  在先进的新能源重卡技术积淀下,汉马科技构建了最全产品型谱,形成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三大平台,产品覆盖牵引车、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载货车和矿山自卸车,满足钢厂、电厂、矿山、港口、城建渣土运输、商砼运输、城际接驳运输等多个细分领域。

  多点开花全场景运营靠的还是其安全可靠经济节能的产品硬实力。汉马科技拥有先进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检测等底盘生产线以及完善的新能源车辆质量保证体系,在续航、电耗、充电、安全、动力性、操控性、舒适性等产品核心的8大维度进行全面严苛试验,并经过高温、高原、高寒等极端环境验证,确保华菱新能源重卡能够适应多种复杂工况,为产品的质量提供更好地保障。整车动力强劲、续航能力出色,续航行驶里程长,并在整车控制系统的多场景协同开发上有着深厚积淀,质量更加安全可靠。

  为了解决用户续航里程焦虑,提高运营效率,汉马科技还在行业内首推换电重卡商业运营模式,车辆仅需3-5分钟就可完成电池更换,快速投入运营。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车辆的出勤率,更具备了24小时不间断运营的能力。

  一体化运营

  构筑新能源重卡生态圈

  在华菱换电重卡迅速上量的背景下,汉马科技还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共同构筑“车、电、站”一体化运营生态,为换电重卡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

  “车、电、站”一体化运营模式不仅解决了电动重卡充电缓慢、里程焦虑、运营低效等行业痛点,同时“车电分离”还意味着用户只需一次性支付或租赁不含电池的车体,把换电作为类似加油的使用成本,从而可以大幅减少初期投入,同时由于集中充电的安全可控,使得电池使用寿命延长10%,提升了梯次利用价值。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运营情况,通过购买、租赁电池的方式运营,不必担心日后电池残值的问题,因此华菱换电重卡拥有其它车型所难以比拟的成本优势,更加受到客户青睐。

  目前,新能源重卡销量逆市上涨,成为重卡行业最靓丽的“风景线”。据统计,2022年1-4月新能源重卡共销售5886辆,同比暴涨528%,4月份新能源重卡共销售1122辆,同比大涨269%,市场前景持续看好。其中,华菱新能源重卡销量成绩亮眼,持续占据行业前列。

  定位于“绿色智能重卡引领者”的汉马科技已走在行业前列。未来,汉马科技将不断加大在新能源重卡领域的布局及市场渗透,创新产品和运营模式,打造更长续航、更高可靠性、更高运营价值的新能源重卡产品,为用户提供新能源重卡综合解决方案,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www.capitolpatent.com/news/664684.html

专汽网[www.capitolpatent.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